一、废旧造纸废水特征与PAM核心作用
废旧造纸废水主要含碎纤维、油墨、胶黏剂及溶解性有机物,具有以下处理难点:
悬浮物复杂:纤维碎片与胶体混合,传统沉淀效率低;
污泥脱水难:有机质含量高导致污泥粘稠;
COD波动大:通常在2000-6000mg/L,需强化絮凝效果。
聚丙烯酰胺(PAM)核心价值:
电荷中和:阳离子PAM吸附带负电污染物,加速絮凝;
污泥脱水:阴离子PAM提升污泥絮团强度,降低含水率;
成本优化:减少吨水药剂消耗量20%-40%。
废水特征 | 适配PAM类型 | 作用优势 |
---|---|---|
高纤维悬浮物(SS>1000mg/L) | 阳离子CPAM(离子度40%-50%) | 中和纤维表面负电荷,形成紧实絮体 |
高COD(溶解性有机物多) | 两性离子PAM | 宽pH适应性(5-9),同步去除胶体与溶解物 |
污泥脱水阶段 | 阴离子APAM(分子量≥1200万) | 增强絮团抗剪切性,离心脱水后含水率≤78% |
低分子量(500-800万):适用于预处理阶段快速絮凝;
高分子量(1200-1800万):用于污泥脱水,提升压滤机效率。
溶解浓度:0.1%-0.2%(过高易堵管道);
搅拌要求:40-60rpm机械搅拌45分钟,水温20-30℃;
禁忌:禁止直接投加干粉,需完全溶解后使用。
山东某废纸加工厂日均处理废水800吨,原使用普通絮凝剂存在以下问题:
二沉池出水浑浊(SS>150mg/L);
污泥含水率高达85%,处置成本攀升;
吨水处理成本0.38元,超出行业平均水平。
水质检测:pH 7.2,SS 2200mg/L,COD 4800mg/L;
分段选型:
预处理段:阳离子CPAM(离子度45%,分子量600万),投加量0.8kg/吨水;
污泥脱水段:阴离子APAM(分子量1500万),投加量1.2kg/吨泥;
工艺优化:
增加溶药罐保温层,控制水温≥25℃;
调整快混池G值至400s⁻¹,延长慢搅时间至15分钟。
出水SS降至50mg/L以下,COD去除率提升至68%;
污泥含水率由85%降至76%,年污泥处置费节省31万元;
吨水处理成本降至0.27元,综合效益提升29%。
问题现象 | 成因分析 | 解决方案 |
---|---|---|
絮体松散、上浮 | 离子度过低或分子量不足 | 更换离子度≥50%的CPAM |
溶液粘度过高难输送 | 溶解浓度过高或搅拌不充分 | 稀释至0.15%并延长搅拌 |
脱水污泥粘滤布 | APAM分子量过低 | 改用分子量≥1800万产品 |
资质审查:
供应商需持有危化品经营许可证、ISO 9001认证;
产品符合GB 17514-2017《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》标准。
样品测试流程:
烧杯实验:模拟实际水质测试絮凝速度与污泥沉降比;
性价比公式:有效成本=药剂单价/(投加量×脱水率提升百分比)。
长期合作保障:
优先选择提供免费技术培训与应急支持的供应商;
签订质量保证协议,明确争议解决方式(如第三方复检)。